多年前,因搬新居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曾经居住过的弄堂。前不久,因事再次来到原址,却发现曾经记载着儿时足迹的弄堂已不复存在了,所有的记忆只能靠脑海里时不时浮现出的情景来还原。虽然,这几年上海的弄堂在不断地减少,但人们联想起弄堂里的风土人情却总是饱含深情。
我原先居住的这条小弄堂,前弄在广中路上,后弄在中山北一路上,弄堂呈S形,全长也不过100多米。小辰光放学后,这条弄堂就是我们的欢乐园地:踢毽子、“造房子”、“打刮片”、拉扯铃、翻香烟牌子、“斗鸡”、“老鹰捉小鸡”……虽然没有现时什么电脑游戏,但其精彩和欢乐程度一点也不比现在差,甚至还远远超过了玩电脑游戏的乐趣。
这条弄堂曾经非常安静,弄堂的前半段是上海外语学院(现上海外国语大学大连西路校区)西方语系,每天都能隔着“竹篱笆”,听到大学生们在背诵西班牙语、葡萄牙语等单词,虽然听不懂,但“竹篱笆”上的几处破洞却成了我们交流的“途径”,大学生们会告诉我们,他们读的单词是什么意思,好奇的我们也会跟着学上几句。到了考试复习阶段,大学生们也会选择来到这条安静的弄堂里复习,叽里呱啦,弄堂里顿时充满着书生气。而弄堂的后半段则是几家住宅,这几户人家门前都用“竹篱笆”围成大园子,种有各种花草、花生、向日葵、蔬菜等,走在弄堂的“弹硌”路上,甚为惬意。
“文革”开始后,弄堂里渐渐看不到有人读书背单词的情景了,书生气也慢慢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对对恋人在此谈情说爱的身影。此时的弄堂,一到晚上就成了青年人谈情说爱的最佳场所,因为安静很少有人走过,打扰的人少。所以,青年人都愿意到弄堂里来谈情说爱,一条短短的弄堂里,甚至不下数十对人在谈恋爱。说实在的当时谈恋爱还真不容易,不像现在电影院、咖啡吧、游乐场所应有尽有,恋人们随处可去。由于当年娱乐场所少和家庭居住条件的限制,再加上不好意思大白天公开挽手谈情说爱,所以只能在晚上“偷偷”来此相会。
笔者当时住在底楼,窗户外就是弄堂,每到夜里,一对对恋人会在窗下窃窃私语,为了不打扰他们,父母亲让我们小孩晚上尽量少开灯,这样恋人们就会安心地谈他们的恋爱。
弄堂曾经是上海的名片,也是一条享誉中外的城市“风景线”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上海市区曾有9214条弄堂,几乎占了上海城市的“半壁河山”,然而,经过几十年的变迁,上海的弄堂在急剧减少,人们再也享受不到生活在弄堂里的那种特有的魅力了,也许我们这一代人是弄堂的最后见证人,现在的青少年对弄堂这两个字已越来越陌生了。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弄堂,弄堂曾经是上海历史的缩影,它给过我们快乐,给过我们太多的回忆。
作者:龙 钢
-->